李宣捷成長在梨園世家,1996年,一次機緣巧合,他考入了天津藝術學校評劇班。在校期間,他博采眾長,除學習評劇外,還學習排演了《坐樓殺惜》《游龍戲鳳》等京劇傳統劇目。2003年,他進入天津評劇院工作,先后在二十多部劇中擔綱主演。通過大量的舞臺實踐,李宣捷的表演更加生動化,使舞臺呈現更具表現力,得到了觀眾認可。2013年,他如愿以償拜在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王有才門下。
光鮮亮麗的舞臺背后,是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付出。“小時候練功,就是一個字‘耗’,‘耗腰’、‘耗腿’,穿著厚底靴練習走臺步,一個動作需要持續十分鐘到半小時,哪個位置錯了師父就會拿棍打一下,雖然很疼但是管用,動作記得又快又準。”李宣捷說,由此形成的“肌肉記憶”讓他獲益終身。
有一次演出前,李宣捷突然痛風發作,他忍著劇痛依然堅持登臺演出,腳疼得連演出時的靴子都穿不上,他就用繩子將腳固定住,把腳勒得麻木了然后勉強穿上靴子?墒且簧衔枧_,他就像變了個人,表演中絲毫沒有表現出身體的疼痛,精彩的表演依舊贏得了觀眾的掌聲和喝彩聲,可沒有一位觀眾知道,這場演出是他強咬著牙堅持下來的。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當被問到為什么堅持,李宣捷答道:“因為我熱愛評劇這門藝術,所以會一直努力堅守這個陣地,勤學苦練,堅持不懈,一往無前。”
編輯:CDF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