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兆永,字號“鹽都閑人”,出生在四川省富順縣,是戊戌變法六君子之一劉光第宗族重孫輩。受祖輩影響自幼喜愛書法,曾師從劉光第嫡孫書法家劉倜信。潛心鉆研書法多年,對古人名家書貼情有獨鐘,在學習書法時從古今名家書貼入手,從中吸取營養,在書法創作時尊重書法法則的基礎上追求作品的傳統美感和觀者的認知,展現個人風格,F為北京國韻書畫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春風書畫院副院長;北京孔圣文化交流中心簽約藝術家;中華文化大使;中國孔子文化交流大使;北京炎黃書畫研究院"高級書畫研究員";收藏天下全國數字電視頻道藝術指導和特邀藝術家;國家一級書畫師;國家高級書法師。中國書協、中國硬筆書協、中央國家機關書協、中國書畫家聯誼會、中國楹聯學會書畫專業委員會、水墨丹青書畫院、一品堂書畫院等會院會員。
世紀大采風組委會和央視《智慧中國》欄目授予“中國書畫傳承藝術名家”榮譽稱號;書畫年度人物組委會授予"2018年中國書畫年度人物"榮譽稱號;被墨香中國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賽組委會授予"中國當代杰出藝術家"榮譽稱號;被中國百家文化網北京世紀百家國際文化發展中心授予“致敬新中國70年藝術人物”榮譽稱號。
2019年四月接受人民日報《襲古創今》欄目的專訪且錄制了個人書法藝術成長的專題片,在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播放和刊登后點擊觀賞量頗高,先后被各大網絡媒體轉發。央視老
鸞鳳徘徊寫飛儀 剛柔相濟激楚浪
——記著名書法家劉兆永
書法作要妙,創作者要浸潤其中,觀賞者要覺意精彩,這才是書法從起筆到收筆的無窮魅力。觀賞當代著名書法家劉兆永先生的書法作品,了然可知他創作書法必是心手雙暢的無我境界,智者行筆墨,盡得浸潤之深,寫成的作品必有龍跳天門虎臥鳳闕的觀賞精彩。讓書法先感動自己,爾后驚艷大眾,此書法也正是類于蘭亭的曲水流觴!
書法貴有筆法,古今如此,所以趙子昂有論用筆千古不易。此不易,當是執筆寫自然的要義。因為得筆法的圣賢都有翰墨天質自然的表現。兆永先生磨礪筆法,深師法帖,走得是一條取晉韻,尊唐法,循宋意的取法正道!取法為上是高度,得法為上是境界!經過春秋不輟的琢磨,讓他可以深度解鎖古人運筆的玄機,在提摁頓挫之間,可以把一支軟毫運行到寫意萬類之像的高度。線條塑造
他的書法不但貴得筆法,亦有用墨的豐富表現。書法有筆墨之稱,可見筆與墨同等重要。但是當代書壇重筆法輕墨法的現象近乎成為流弊,人人盡知可以骨法用筆,卻無有筆中見墨,墨中見筆的氣韻
劉兆永先生是一位博涉多優,諸書皆成的書法大家。他遠琢甲骨、石鼓,漢隸十碑也有深度參悟,所以書法有以碑立骨的千鈞之力。落筆沉著,極有精氣神。再以師從趙孟頫法歸晉韻為核心,通過法帖鉆研專寫文人書法的書卷氣息,可見小行書抄經雅風蕭蕭,獨有一品,形斷意連,飛儀豐姿,與三門記形神兼通!草書既妙于張旭的肥,也妙于懷素的瘦,鋒須往來,筆墨調和,高低有趣,鐵點銀鉤!在當代書壇,能得法者少見,能像兆永先生這樣,得諸法者更為鮮見!
鸞鳳徘徊寫飛儀,剛柔相濟激楚浪。兆永先生作書法,有法為加持,無法為抒情,可以在書法里盡情地表現自己的書性!書性源于天賦,成于心感,并非“法”所給予。如果書法僅有法,沒有書性,則成書匠書奴。兆永先生書法法度嚴謹,又有鋪陳筆墨
編輯:DEF168
最新資訊
新聞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