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源遠流長,就目前我國的發展戰狀況來說,太極以從以前的強身健體,成就武道至尊的武術流派,漸漸發展成為全民健身,修身養心的文化潮流趨勢,修身養性,心平氣和就能達到健身的目的。我們何樂而不為,每天一早去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打打太極比什么都來得舒爽,左手推拿,右手畫圈,腳下盤根,腰部堅挺,背部筆直,原來一切來的是如此的輕松,自在。
心的平靜導致身體上的放松。就算外部環境在吵再鬧,也不會影響到自身的養生、平氣的氛圍,打太極不止帶來的是身體的健康,更帶來的是思想的升華,道德上進步,其他姑且不論,就只能強健身體,這一點就比什么都重要,所有的外物名譽有自身的健康來的更重嗎。
當然,你可以說健身方法千千萬,不止太極拳一個就能健身,可是想想,對于中老年人群來說,其他的健身方式有太極來的安靜嗎,有太極來的平穩嗎,有太極來的更動聽么,沒錯是動聽,太極的韻味是別的健身運動不能比擬的,幾千年的文化底蘊造就出來的是一個完整的,立體的,系統全面的集武術,健身,修身養性的運動文化產業鏈,這也是更多的人選擇太極拳作為健身項目的全面印證。什么最能證明一個產品的效能,唯有市場,市場反饋好,就能推動產品的知名度,提高產品的認知度,也許這就是廣而告之所帶來的正面的能量。
就我國的太極流派來說,不管是什么陳氏太極拳,楊氏,吳式也好,還是什么武館,武校,武術社也好,他們可以說是以武術交流,比賽,榮譽為目的的武術組織,而老百姓認為的就是廣場,公園的太極健身。相比之下,一個富有使命感,一個擁有廣泛性,不能壓低哪個,也不能說哪個就絕對至高無上。在怎么爭論不休只能歸結于各自的所謂的藝術形式不一樣吧。
大眾能接受,能認可,不管他效果怎么樣,那就說明他具有一定群眾基礎性,這就說明這文化有其可取的地方,不管在怎么說,就是這一點就只的大家去學習,去推廣,不要再說太極是武術,是成為武林高手的絕世秘籍。我只能說太極發展到現在,已經不能用武術這一比較片面的,沒有泛指意義的詞來形容了。到現在,我們所了解的,見到的,也許是地域的差異吧,這邊沒有太極拳法的流派什么的有的只是每天早上路過廣場所看到健身太極拳,姑且那也叫太極拳吧,至少在我認識里,那幫大爺大媽所打得拳與周圍其他健身運動相比,更具有讓人心靈平靜的坐在一旁看他們打完一個套路,又一個套路,其他的就相對吵鬧了許多。也許是自己年紀也慢慢大了。更喜歡安靜的原因吧。就太極的目前形勢也就只能作為一項健身,養生的運動項目而廣為流傳開來,才能為其的發展提供較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編輯:DEF168
最新資訊
新聞熱點